2019年北京马拉松将于11月3日早晨7点半正式鸣枪起跑。2019年北马预报名人数165704人,相比去年增加了53911人,增幅达48%。今年,北京和睦家医院仍将作为2019北京马拉松赛事官方独家指定医疗服务支持商,纳入到市卫计委的统一指挥及领导下,协同120急救体系,统一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从2014年至2019年,从“站点医疗”到“天网守护”,6年间,北京和睦家医院作为历届的北京马拉松赛事官方独家指定医疗服务支持商,不断完善强化北马赛事医疗体系,让每个跑者的步伐更加稳健安心。
每一年,赛道沿途的北京和睦家医院医疗服务站及终点区服务区,都会为几千名选手提供不同内容的医疗服务。一场马拉松赛事中,跑者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呢?和睦家为大家整理了跑马常见损伤“TOP3” --
TOP1: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也就是俗称的“抽筋”,常常是突然发作,持续几十秒甚至十几分钟,发生时会感觉非常疼痛并且无法继续进行活动,一般发生在运动时或者运动后。肌肉痉挛通常用力过度、肌肉疲劳、脱水电解质失衡、运动前未进行拉伸放松肌肉、体力欠佳、跑步姿势不正确、在极端炎热的环境中锻炼等原因引起。为了避免赛事中的肌肉痉挛,跑者平时锻炼时要加强肌肉锻炼,提高运动体力及身体素质,减少肌肉疲劳,跑步前进行有效的热身10-15分钟,跑步前、后进行肌肉拉伸,尤其针对腘绳肌、腓肠肌及股四头肌进行拉伸,同时在跑步过程中及时补水,保证身体电解质平衡。
TOP2: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可谓是每个马拉松跑者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伤痛,尤其在气温较低、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跑马拉松,肌肉拉伤的比例更是会显著提升。据了解,在2012年的11月的北京马拉松赛事中,北京市急救中心共处置伤病员1037人,其中竟有965人是肌肉拉伤。为了防止比赛中出现肌肉拉伤,跑者一定要在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要活动开下肢,并注意跑步姿势。一旦出现肌肉拉伤,要把握治疗急性运动损伤的最佳时间,根据“PRICE处理原则”,即: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立即停止活动,保护受伤的部位,避免受伤部位二次受伤或负重,正确处理伤口,帮助减少伤害、止痛和消肿。
TOP3: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尤其是踝关节扭伤,在一场马拉松赛事中也非常常见。踝关节扭伤可分为高位踝关节扭伤和低位踝关节扭伤,高位踝关节扭伤有下胫腓联合分离,大部分人的扭伤情况属于此类;但低位就不一定,低位踝关节扭伤大部分是有前距腓韧带或跟腓韧带的损伤或撕裂,此类损伤又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如何预防踝关节的扭伤呢?医生建议可以选择合适的运动鞋,要有防滑底,鞋帮高一点,这样对踝关节有保护作用;同时,加强对踝关节外翻肌肉的训练,增强它的力量,还有要训练本体感觉,这样能够帮助感知到自己的关节位置,减少损伤。
(伟德国际唯一官网入口,2019年10月14日北京)